“八面受敌”读《桃花源记》
项子轩 发表于 2024-05-04 22:13:45 阅读次数: 106126东晋时期,武陵人穿过狭窄的洞口,豁然开朗。如今,我们又试图通过《桃花源记》这一“洞口”,窥见其背后的历史、社会、文化。宋代苏轼读书常用“八面受敌”法,即通过不同的角度,反复揣摩一部作品的内涵,一生二、二生三、三生万物,从而把书读“厚”,把文章读“长”。我认为“八面受敌”法就尤其适合用以品味《桃花源记》这样“短小精悍”的作品。于是,我选取了《桃花源记》之文体特点、意象选取、艺术隐喻、文化内涵等几个角度对文章进行多元剖析,试图探析其背后的“良田、美池、桑竹”。
一、有进步的游仙,不经典的志怪——析《桃花源记》之文体特点
《桃花源记》是有进步的游仙、不经典的志怪。
说其是游仙,是其偶遇“桃花林”、离开“桃花林”、不复得“桃花林”的情节布置,采用的是游仙之“骨骼”。说其进步,是其 “桃花源”是“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”的“平凡的仙境”,采用的是写实的“肌肉”。这大大提升了作品的现实意义——不是停留于厌世避世和乌托邦式的想象,这我们可在第三节讨论。
经典的志怪,往往以鬼怪为对象,描写粗糙,充满迷信色彩。而说《桃花源记》是志怪,并非指所状之人物为妖魔鬼怪,而是指桃花源这里人情之奇异,这在急功近利、人情淡薄之背景中,虽描写物质为人矣,却实可以怪称之,其描写也有“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”等细致处,且少有迷信色彩。这志怪与细腻笔触的融合,使得文章颇富浪漫主义,使人初读时便能读出“桃花源”乃陶渊明向往的一个美好境界。
二、“篡位夺权”的桃花,亦清亦浊的渔人——析《桃花源记》之意象选取
陶渊明号五柳先生,又有“晋陶渊明独爱菊”之说(周敦颐《爱莲说》)。这说明陶渊明对柳是欣赏的,对菊是偏爱的,然而此文中却是桃花“篡位夺权”,这是为什么呢?执“桃花”往文化中找去,我找到了一个极其古老的神话故事:《夸父逐日》。《山海经》记:“(夸父)弃其杖,化为邓林”其中“邓林”便是桃林。而陶渊明也是赞美过这故事的,他有一首诗云《读<山海经>》(其九):“神力既殊妙,倾河焉足有?余迹寄邓林,功竟在身后。”(节选)这也许可以佐证陶渊明是意欲继承夸父之气概的。由此可推测“桃花”背后有陶渊明对光明心驰神往并不懈追求的“夸父精神”。同时,桃符之类也是中国古代辟邪等活动之常用。说明这桃林,也许是桃花源神秘的保护力量,使之免受尘世之骚扰、功利之波及,使里面永远宁静祥和。
再者,《桃花源记》的主人公乃是一个渔人。为何是渔人?首先,肯定不是农民,因为农民被束缚于畎亩之中,不可能优哉游哉偶遇桃源。而渔人有逍遥之形象。他“忘路之远近”,方得桃花林。这不够,我们再执“渔人”往文化中找去,我找到了《楚辞·渔父》:屈原苦于“举世皆浊我独清,众人皆醉我独醒”,渔父却说:“圣人不凝滞于物,而能与世推移。世人皆浊,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?众人皆醉,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?”这里,渔父又是一智者的形象,如此想来,渔人在中国文化中的形象是聪慧的,这渔人在文章开头的形象是“清”。故逍遥者、智者寻得桃花源,这也是桃花源之巧。然而渔人的形象又有变化:桃花源中人嘱托渔人不要把这里的情况泄露出去,而渔人出尔反尔,“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”,还“诣太守,说如此”,这是沉沦于世俗、献媚于权贵,渔人又“浊”了,故渔人再也找不到桃花源了。
三、遥不可及的理想,无可救药的现实——析《桃花源记》之艺术隐喻
《桃花源记》是有独创性艺术的,其非全之写实,也非全之“游仙”,而是虚实相辉映。“其间往来种作、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”,说明其衣着、生产并非玄幻,这是实。而人们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,又令人感到奇异,这是虚。最后“不复得路”的结局,则让人恍然大悟:作者写的是现实,而桃花源自身又不存在。这是虚构的桃花源与真实的时代,亦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与无可救药的现实。
关于艺术,美学家朱光潜的看法是:意志在现实中处处受障碍,在现实界是难以超脱的,只得超脱于理想界。将完美的意志超脱在理想界,这便是艺术。同理,陶渊明的意志在《桃花源记》之艺术中是有体现的。这里没有凶残的压迫,人民平等友好地相处。这里的人民热情好客,与素不相识的渔人相逢,“皆出酒食”。这在乱世背景下自然无法实现。实者即是反映现实,现实如何呢?渔人是受尘世污染的,没有履行诺言,故失去了再见桃花源之机会。渔人乃是卑贱者,也许是情有可原的,那高尚士呢?南阳刘子骥,是高尚士,然而却也无从寻得。这是何意?也许是说,在这纷乱的尘世中,即使是“高尚士”也是无从满足陶渊明对乌托邦的要求的。这世界简直浊到无可救药了!两个人“不复得”,背后是陶渊明对时局的揭露与讽刺。
那么如何寻得理想之境呢?文中也有暗示:“初极狭,才通人”初入的洞穴只由得一人而行。这或隐喻了陶渊明的隐逸态度——寻求理想和美好,就自己去吧,踽踽独行而上下求索,或许还能有所成效。
四、齐聚一堂的百家,迥乎不同的中西——析《桃花源记》之文化内涵
任何经典都不能脱离历史社会,中国的经典更不能脱离中国背景。我们分析《桃花源记》,必然是要把它放到整个中国之中去。
首先,谈论中国古代的作品,很难不谈到诸子百家。那么陶渊明是哪一家的呢?显而易见,道家对于陶渊明的影响颇深。桃花源是至德之世,是无为而治之世,是顺应天意之世。这里的人们坦诚相待,这里没有人为的强制控制,这里的人不治而治,方得“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”,这便是道家的理想社会。此外,儒有没有呢?《礼记》中有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“讲信修睦”“人不独亲其亲,不独子其子”“货恶其弃于地也,不必藏于己”。桃花源便是如此:这里的世界是公共的,人们是相互和睦相处、热情好客的,这是“大道”之世也。同时,桃花源之人不排外,热情款待渔人,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,不勾心斗角,不两面三刀,这不是墨家的“兼爱”“非攻”吗?除了百家,其间还有其他文化。渔人、桃源间的关系可以用某种“缘”来解释:最初,世事如此纷乱,而渔人却如此逍遥,渔人与世外之境桃花源可谓有缘。而当渔人背信弃义企图带人再来时,他与桃源可谓缘尽,他自然“不复得”桃源了。这又是佛学的思想了。所以,《桃花源记》背后的思想文化是多元的,是兼收的,是林林总总中国思想的结晶,所以其背后有极高的文化价值。
再者,我们把它和西方相较,古希腊柏拉图对世界的描述用了“洞喻”(《理想国》),说是人们被束缚在山洞中,背对洞口,以为山洞壁上的影子便是真实世界。外面是真实的,里面是蒙昧的。哲学家要爬出山洞去,看一看真世界。而《桃花源记》呢?是穿过洞穴,走进了一个真善美的理想社会。里面是美好的,外面是污浊的。未必说要人们前往,起码有善恶之比对,引得洞内令人向往。这便和“洞喻”相反了,一个向往外,一个向往内。这是为什么呢?我认为,这也是总体文化上的差异。古希腊是“抬头”探索的,看外面的世界,中国是“低头”探索的,看自己的内心。例如,古希腊的仰面求索,带来了阿基米德、毕达哥拉斯;中国埋头读书,则是孔孟老庄。所以,《桃花源记》拥有中国文化自己的特征。
结语
《桃花源记》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代代传颂,是因为其三生万物的扩张性、万事合一的代表性。果然,这“初极狭”的《桃花源记》,“复行数十步”,便“豁然开朗”了。
参考文献
《<桃花源记>经典意象解读》代燕玲
《艰难时世 南柯一梦——<桃花源记>解读》付梦娇
《美是生命的追寻——重读<桃花源记>》黄耀红
《论<桃花源记>的游仙叙事与新自然观》李斯斌
指导老师:俞嘉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