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出  |  首页  |  锐角网  |  留言板

信仰,乃志之基,奋斗之路

徐朱北宸 发表于 2024-06-14 19:42:57   阅读次数: 2041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信仰,乃志之基,奋斗之路

       信念是实现梦想的基石,奋斗是铸就辉煌的必经之路。      — —题记

       人只有有了信仰,灵魂才会有归宿。

       太平天国时期,石达开追随洪秀全,入拜上帝教,许多人受到洪秀全的影响,放弃了最初拯救国家的理想。但是,石达开不同,他坚守初心,以反清为己任,坚信太平天国建立的初衷——反抗清朝,打退洋人入侵。

       1856年,太平天国爆发内讧,石达开决定率兵出走,他带走了近10万精兵,踏上了充满未知与挑战的征途,尽管当时他手握重兵,尽管他当时民心所向,利用这其中不管哪个因素,都足以推翻洪秀全,但是,他并未这么做!或许,就是对信念和道义的坚持!1863年三月,石达开在渡河时陷入绝境,但石达开仍希望“舍命以全三军”,遂自投清营,奈何清军无信,将石达开解往成都杀害,所部2000余人在大树堡死难。

       石达开被处以凌迟,凌迟之际,却一声不吭,其拥有如此坚强的意志只在源于对信仰道义的坚持!

        无独有偶,在《红岩》中,不同的人,不同的事,却都是为了信仰。

        重庆工运书记许云峰被叛徒甫志高出卖,敌人先是威逼,又是利诱,利诱不成又只得将他关近集中营的小黑屋里,日夜折磨!但是,许云峰非但没有招供,反而挖了一条通道,以供同志们越狱。这都是崇高的信仰支持着他这样做!

       小说《红岩》是如此,现实中更是将这坚贞不屈展现的淋漓尽致!

       1927年4月12日,蒋介石集团在上海发动“四一二”清党反共政变,国共合作关系破裂。短短几个月,上海被捕被杀的我党人员达到了上万人!不过,值得骄傲的是,几乎无人招供!这,就是对信仰的坚持,就是对党的忠诚,对革命的信仰!

       这些革命者的视死如归、大义凛然的誓言,生动地诠释了对信仰的虔诚和执着。这一份信仰同样影响着年少的我们。“青春须早为,岂能长少年!”如果说青年的底色是立大志、强学习、做实事、勇担当,那么我们少年的底色就是奋斗、担当、爱国。我们在灵魂的最深处,寻觅这一份恒久而炙热的信仰,紧紧追寻先烈的脚步。信仰,它宛如夜空中最明亮的星辰,穿透黑暗,在我们身处逆境中,激励我们一次次跌倒后重新站起来前行,为我们指引前进的方向。它犹如我们精神的庇护所,在我们匮乏的精神世界,感受到生命的力量。

       少年,让我们怀揣信仰,勇敢前行,努力奋斗!


范德清
张利利
汪元